English

走进舒伯特的世界

1998-11-12 来源:光明日报 李 树 我有话说

今年11月19日是伟大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逝世170周年,这一事件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过多注意,这或许是因为在我们这个大众娱乐方式日趋多元化的时代,似乎只有在紫禁城演《图兰多》、在埃及金字塔下演《阿伊达》才能唤起世人特殊的兴趣。

然而,这一纪念日还是没有被忽略而过。11月2日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了一场“纪念舒伯特逝世170周年音乐会”,这场由文化部艺术司主办的音乐会体现了国家文化部门对舒伯特这位古典作曲大师艺术成就的充分认识;而音乐会上的演出者则以忠实而动人的音乐赋予舒伯特那些脍炙人口的亲切旋律以新的生命和魅力;音乐厅里济济一堂的听众则以充分的专注和理解的掌声表达了对这场音乐会的意义和水准的认同。

纪念作曲大师诞辰或逝世纪念日的价值主要在于给人们一个重新认识、接近大师的机会,让人们更深切地体会大师的精神世界。11月2日音乐会的曲目几乎都是舒伯特最为世人熟悉的作品,但在形式上却与一般的音乐会不同,它不是由单一的管弦乐作品构成,而是包括了管弦乐、四重奏、艺术歌曲、交响乐这几种形式,也就是说,它涵盖了舒伯特音乐创作中除钢琴音乐之外的几个主要领域。这种安排似乎显得不够统一,但对于舒伯特来说,这种曲目组合尤其可以接受,因为舒伯特所有形式的作品中都洋溢着他那独特的个人风格,正如他的敬仰者、伟大作曲家舒曼所说,他的每一小节音乐都能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脱口说出:“这就是舒伯特!”

这场音乐会上最让听众感动的,也正是这种洋溢于整场音乐会的舒伯特精神或舒伯特风格。第一个曲目是舒伯特为戏剧《罗莎蒙德》所作配乐中著名的序曲。由于是首次演奏,乐团在技巧及表现上似乎不那么游刃有余,但在陈佐湟的指挥下,乐团将舒伯特特有的那种甜美如歌的旋律呈现得十分动人,这首可爱的序曲被赋予了活泼的生命力。之后的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则到达了新的境界。舒伯特的这首弦乐四重奏代表作中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对演奏者的要求很高。担任演奏的四位演奏家是中国交响乐团弦乐声部的四位首席:乐队首席刘云志、第二小提琴首席简蓓、中提琴首席张安祥和大提琴首席蒋力行。他们的演奏从第一乐章开头就紧紧吸引住听众的兴趣和热情,使得听众随着音乐直入舒伯特丰富的想象力中漫游。演奏刚一结束,我身旁的一位听众惊喜地对我说,这是他所听过的中国最好的弦乐四重奏组!这既是对中国交响乐团四位首席艺术水准及合奏能力的肯定,也说明陈佐湟一再鼓励中国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多演室内乐,这种做法已产生明显的收益。

下半场开始是来自上海的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演唱舒伯特的三首艺术歌曲———《菩提树》、《致音乐》和《小夜曲》。廖昌永在演唱中充分证明了他这位享有“声乐奇才”之誉的年轻歌唱家能从舒伯特这些简朴的歌曲中挖掘出多么细腻丰富的变化和多么温暖动人的感情世界!尤其是《致音乐》,其表现之完美、恰当,其分句之精妙,均令人称赞。《小夜曲》的结尾或许有些过于歌剧化了,这或许是廖昌永在歌剧舞台上的丰富经验所致。

音乐会的重头戏当然还是最后一个曲目——《未完成交响曲》。陈佐湟与中国交响乐团在两个多音乐季中逐步确定的音乐风格在这部作品中完全得到了体现。陈佐湟的指挥不过分雕琢细节,也不过分渲染那些动人的旋律,他通常是在保证技术上准确(这对中国的乐团已是不低的要求)的基础上让音乐自己呈现。这固然使听众的反应中少了些如醉如狂的成份,但却是更有古典风范的解释。而且,其中包括了陈佐湟对于作品的总谱乃至作曲家整个创作的深入理解。这还可以从他在这场音乐会前所作的讲座中得到验证。这是陈佐湟在中国交响乐团98/99音乐季中第二次音乐会前的讲座。讲座不仅使指挥台上作为舒伯特音乐阐释者的陈佐湟具有了一份特殊的亲切感,而且,它还成为在场观众走进舒伯特精神世界的最好向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